昨日 ,2025年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。会上透露,今年全市财政系统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,通过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,为开创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。
今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依然复杂,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,“紧平衡”状态更加明显 ,整体而言,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,机遇大于挑战。今年财政将坚持政府过紧日子,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把更多资金用于惠民生、促消费 、增后劲等关键领域 。
据了解,今年全市财政系统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——
广开源。紧紧围绕收入增长目标 ,深入挖掘税源,进一步深化“部门协同、税费共治”,围绕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 ,完善税收征管方式,提升以数治税成效,夯实开源增收基础;要全方位掌握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 ,坚持用 、售、租并举,高效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资源,将“沉睡资产”变为“增收活水”;要以“政府盘活资产为主 ,企业做大规模为辅”为原则,大力推进存量资产资源盘活,提高资产经营效益,不断做大财政“蛋糕”。
紧节流 。坚持“紧”字为先 ,把“紧日子”过实过细。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要求落实落细。加强预算源头严编严审和支出执行严管严控,将“过紧日子”理念传导到位,引导部门预算单位厉行节约节俭 ,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,“三公”经费预算只减不增,清理整合部门专项 ,完善支出标准化体系;按照“轻重缓急、有压有保”的原则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,腾出更多财政资金 、资源用于基层“三保”支出和全市重大战略、重大改革和重点领域。
保重点 。集中财力保障民生及市委市政府重点支出,重点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、20条重点产业链和六大主导产业发展,持续加大对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、重大产业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。
强管理。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 ,加强预算管理 、绩效管理、财会监督管理,强化预算、绩效 、财会监督“三项管理”提“档”增效 。
防风险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,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,扎实做好基层“三保”;筑牢债务风险底线 ,防范化解债务风险。(记者 侯爱敏)